热烈祝贺本届大会圆满举办!
第4届全国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会(BDTS2021)
报名参会(点击下载“会议通知”,内含报名表)
大会时间:2021年5月15日(周六)上午9点到下午6点
大会地点:厦门亚洲海湾大酒店(5月15日全天)
注册报到地点:厦门亚洲海湾大酒店(5月14日周五全天注册)
主办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协办单位:
头歌(EduCoder)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荔峰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探知图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页栏目导航: 会议简介 | 特邀报告 | 大会日程表 | 交通住宿 | 会议通知 | 报名注册
厦大校园 | 厦门风情 | 大会组委会 | 会务组联系人 | 新闻稿 | 报告PPT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主页
国家“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大数据驱动的类人智能技术方法”,为我国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开启了我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时代。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离不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的支撑,当前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展最大的瓶颈在于人才的紧缺。国内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人才的重任,尽快形成成熟完善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课程师资和实训平台等,是各大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第4届全国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会将于2021年5月14日(周五)至15日(周六)在厦门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承办。特邀请各高等学校选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学负责人和骨干任课教师参加本次研讨会。
下面是历届研讨会的大会合影。
图 2017年第1届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研讨会(BDTS2017)合影
图 2018年第2届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研讨会(BDTS2018)合影
图 2019年第3届全国高校大数据教学研讨会(BDTS2019)合影
(一)会议名称
会议全称:第4届全国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会
会议简称:BDTS2021(Big Data and Intelligence Teaching Seminar 2021)
(二)会议LOGO
英文字母B和D代表BigData (大数据),造型是鼓起的风帆,代表乘风破浪,加快发展。下面的船体是书本造型,象征教学。圆圈内的蓝色背景,象征大数据的海洋,三片绿色,代表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三朵浪花(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绿色代表新生力量,茁壮成长。
(三)时间地点
注册报到:2021年5月14日(周五)全天,在“厦门亚洲海湾大酒店”注册报到。
研讨会:2021年5月15日(周六)上午8点45分到下午6点,厦门亚洲海湾大酒店
(四)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协办单位:头歌(EduCoder)、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荔峰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探知图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五)报告内容
- 大数据专业申报和建设经验;
- 大数据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
- 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
- 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 Python数据分析课程建设经验与授课方法;
- 机器学习课程教学资源和授课经验分享;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训平台建设;
- 科教融合下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经验分享;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发布;
- 大数据教学和科研案例等资源建设方案;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 校企合作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六)特邀报告嘉宾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创始院长陈钟 教授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工作委员会主任 王万森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 陈红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周烜 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 李阳阳 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学院 卿来云 教授
山东工商学院、中国大数据创新百人 董付国 副教授
厦门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高校大数据课程公共服务平台负责人 林子雨 副教授
头哥CEO、绿色计算开源教育创新中心 尹刚 主任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杨洪山 博士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张虎 部长
2021年5月14日(星期五) | |||
时间 | 日程安排 | 地点 | |
全天 | 注册报到 | 亚洲海湾 大酒店 |
|
2021年5月15日(星期六) | |||
时间 | 日程安排 | 地点 | |
08:45—09:15 | 开幕式 主持人:厦门大学 林子雨 副教授 厦门大学校领导 致辞 人民邮电出版社领导致辞 大会合影 |
厦门亚洲海湾大酒店 主持人:林子雨 |
|
09:15—09:45 | 陈钟 教授 / 北京大学《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 ||
09:45—10:15 |
王万森 教授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
||
10:15—10:30 |
茶歇 |
||
10:30—11:00 | 陈红 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
11:00—11:30 | 周烜 教授 / 华东师范大学 《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成果与经验》 |
||
11:30—12:00 |
李阳阳 教授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12:00—14:00 | 午餐 | 厦门亚洲海湾大酒店 | |
14:00—14:30 |
卿来云 教授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厦门亚洲海湾大酒店 主持人:林子雨 |
|
14:30—15:00 |
董付国 副教授 / 山东工商学院 |
||
15:00—15:30 |
尹刚 主任 / 绿色计算开源教育创新中心 |
||
15:30—15:50 | 茶歇 | ||
15:50—16:20 |
杨洪山 资深技术总监 /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
16:20-16:50 |
张虎 科教融合部部长 /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
||
16:50-17:20 |
林子雨 副教授 / 厦门大学 |
||
17:20-18:00 |
Panel嘉宾座谈 |
||
18:00—20:00 | 晚餐
(晚餐结束后,有大巴车送参会代表返回亚洲海湾大酒店) |
厦门亚洲海湾大酒店
餐厅 |
|
大会结束 |
陈钟 教授(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报告摘要:本报告首先分析了信息社会数字经济发展及其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才需求,然后介绍了全国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享了推动大数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与实践的典型案例,最后总结了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大数据工作组推进大数据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标准的举措。
个人简介:陈钟 博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常务理事、信息保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大数据专业工作组组长,中国软件行业学会副理事长,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主席,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常务理事;担任中国信息安全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信息安全研究》、《信息安全学报》《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等编委会委员。曾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院长(2002-2010)、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2011-2015),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挂职副院长,北京大学网络和软件安全保障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陈钟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面向领域的软件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曾主持和参加我国金融电子化、商业自动化、公安信息化、发改委云计算、大数据和智慧城市等重大项目的咨询、规划设计和工程实现等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研究计划/“核高基”重大专项、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保密局、工信部、北京市等部委级科技专项等二十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项,部委级科技成果奖励多项。发表科技论文150余篇,培养学术硕士博士研究生百余人。
特邀报告嘉宾:王万森 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王万森 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分享
报告摘要:“智能+”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智能+”新时代。借鉴近十八年来我国相关专业教育的经验教训,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构建以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核心,向外包括衍生层、复合层、交叉层诸专业在内的“智能+”专业教育体系,以及该专业体系中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模式,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高层次智能科技人才的巨大需求,是我国“智能+”专业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的重大问题。
个人简介:王万森,教授,工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曾任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首任院长;曾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北京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工作组副组长。在人工智能专业教育方面,亲历了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孕育、创建和发展及人工智能专业的过程。
特邀报告嘉宾:陈红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陈红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报告题目: 中国人民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报告摘要:中国人民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于2017年3月获批,并于2017年9月开始招生。四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在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设、大数据荣誉辅修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本报告将主要分享中国人民大学在大数据专业建设中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个人简介:陈红,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常务委员、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物联网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核高基”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在TKDE、KDD、AAAI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主讲的《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特邀报告嘉宾:周烜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周烜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成果与经验
报告摘要:目前国内已经有六百多所高校获得教育部批准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然而,据了解,大部分高校对数据专业缺乏统一认识,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选用教材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华东师范大学于2013年设置了“数据科学与工程”学科,开始探索数据专业的培养模式,又于2016年成立了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启动了数据专业的本科生培养。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数据学院发起“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协作组”,联合人民大学、东北大学、中山大学、哈工大、西北工大等15所高校,共同研制数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体系。协作组于2020年推出了《数据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体系》,并将于2021年推出系列教材,其中包括专业入门教材《数据科学与工程导论》、专业基础教材《数据科学与工程数学基础》和《数据科学与工程算法基础》等。本次报告将介绍协作组的工作成果,与大家共同探讨数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个人简介:周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1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00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05年至2010年期间先后在德国 L3S 研究中心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从事科研工作,随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任教6年,于2017年3月加入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兴趣包括数据库系统和信息检索技术。曾参与和负责多个国内外的科研项目和工业合作项目,开发各种数据管理系统。研究成果被发表于众多国际一流的学术会议和期刊。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特邀报告嘉宾:李阳阳 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李阳阳 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
报告摘要: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以竞赛引导创新和本硕博衔接与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特色,历时三十年的砥砺前行,提升了研究型人才的工程素质,适应了信息智能化发展的需求,打造了智能+、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培养体系下,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学生就业质量高,毕业学生在国内国外就业口碑甚好。
个人简介:李阳阳,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华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 国家级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量子计算与学习研究中心主任。李阳阳现为IEEE高级会员,IEEE CIS 西安分部成员、IET西安分会司库,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李阳阳分别于2001年与2004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与工学硕士学位,并于2007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计算智能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受IEEE Fellow,IEEE CIS主席,伯明翰大学首席教授Xin Yao邀请,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进行了为期1年的交流访问工作。本人紧跟信息处理领域的国际研究前沿和国家重点研究方向——量子计算,系统研究了量子智能计算模型及理论,并用于海量数据挖掘和复杂背景下的智能目标识别等具有重大实用意义的关键技术领域中,获得资助并完成了多项与量子计算相关的省部级项目,2012年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了“陕西省科技新星”,2020年入选校 “华山学者”特聘教授,主持了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重大研发计划、“十三五”装备预研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计划和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其中的特别资助全国首批)等多项科研项目;作为课题副组长完成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研究成果获3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1项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本人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论文82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66篇);出版专著3部,英文章节1部,教材1部,获得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现负责本科“专业教育”、“智能数据挖掘”和“离散数学”本科课程的主讲工作以及研究生课程“量子计算、优化与学习”主讲工作;目前已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48名,指导博士和硕士生66人,其中已毕业硕博生43人,其科研内容与所承担的国家级课题紧密相关,相关研究成果已转化为学术论文和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学金。
特邀报告嘉宾:卿来云 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
卿来云 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
报告题目:机器学习课程经验分享
报告摘要:机器学习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国科学院大学在研究生阶段已开设机器学习课程十余年,近几年也在本科阶段开设机器学习导论课程。机器学习与多门学科相关,既涉及诸多数学基础(如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优化等),又与实际应用的需求息息相关,还需要较强的工程代码实现。报告中,讲者将与大家分享中国科学院大学在机器学习课程建设方面的教训和经验。
个人简介:卿来云,女,1974年出生,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讲授机器学习课程十余年,编著出版机器学习教材《机器学习:从原理到应用》。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并在国际国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70多篇学术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3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1项。
特邀报告嘉宾:董付国 副教授(山东工商学院)
董付国 副教授(山东工商学院)
报告题目:Python程序设计立体化资源建设与混合式教学经验
报告摘要:汇报《Python数据分析、挖掘与可视化》《Python程序设计(第3版)》《Python程序设计基础(第2版)》《Python程序设计基础与应用》等系列教材与配套微课、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平台慕课、微信公众号、在线刷题与练习软件、QQ群、B站等多平台综合运用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的经验,以及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混合式教学经验。
个人简介:董付国,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Python应用开发”负责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独立顾问,阿里云天池实训平台、青椒课堂、人邮教师学院、水滴实验营合作伙伴,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材《Python程序设计基础(第2版)》作者,清华大学出版社3本畅销教材(《Python程序设计基础(第2版)》《Python程序设计(第2版)》《Python程序设计(第3版)》)作者,机械工业出版社计算机分社成立20周年本科教材“金牌作者”(出版《Python程序设计基础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出版的Python系列教材被国内超过700所高校选用,国家图书馆和各省市图书馆、学校图书馆馆藏,累计印刷超过120次,其中《Python可以这样学》在台湾发行繁体版。多次获得校级教学优秀效果一等奖和教学质量奖。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两次入选“中国大数据创新百人榜单”,长期维护微信公众号“Python小屋”并免费分享超过1100篇原创Python技术文章和超过500节微课视频,智慧树慕课进入平台TOP100,腾讯云+社区优秀作者。近几年来应邀为国内高校和企业作报告和培训100多次,多次应邀出席全国教学研讨会做Python专题报告。
特邀报告嘉宾:林子雨 副教授(厦门大学)
林子雨 副教授(厦门大学)
报告题目:厦门大学大数据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经验分享
报告摘要:大数据专业作为典型的“新工科”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厦门大学数据库实验室作为全国高校知名的大数据教学团队,在过去八年集中精力建设了大数据专业导论课程及其配套教材《大数据导论》、大数据入门课程及其配套教材《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大数据进阶课程及其配套教材《Spark编程基础》《Flink编程基础》、高校大数据实训课程系列案例教材以及大数据通识导论课程及其配套教材《大数据导论(通识课版)》,初步形成了从入门到进阶再到实训课程的大数据课程和教材体系。报告中,讲者将与大家分享厦门大学在大数据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个人简介:林子雨,男,1978年出生,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国内高校知名大数据教师,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2013年度、2017年度和2020年度厦门大学奖教金获得者,荣获2018年度厦门大学高等教育成果特等奖、2018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2020年福建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厦门大学数据库实验室负责人,厦门大学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要建设者和骨干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晋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编著出版了国内高校第一本系统介绍大数据知识的专业教材《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被国内300多所高校采用。建设了国内高校首个大数据课程公共服务平台,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大数据课程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累计访问量超过1000万次,成为国内高校知名大数据教学品牌。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数据仓库、大数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和《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国家重点期刊以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No.61303004)、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No.2013J05099)和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o.2011121049),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教改课题包括1项2016年福建省教改课题和1项2016年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同时,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城市信息化重大课题、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泉州市工作方案、2015泉州市互联网经济调研等课题。
特邀报告嘉宾:杨洪山 资深技术总监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杨洪山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资深技术总监
报告题目:校企合作开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训实践教学经验交流
报告摘要:企业经常会感觉学生毕业后,只有理论知识,没经过实训和实践,动手能力差,还需要3-6个月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学校在教学中也感到只有按照教材授课,实验就是教材中的例子,没有真实的案例能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大数据项目的真实开发过程和需要的技能。我们在和学校在大数据实训课程中有成功的实践,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好评。报告中,讲者讲与大家分享星环和高校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程实训和实践方面的合作的模式和成功案例。
个人简介:杨洪山,男,1976年出生,人工智能领域教授级高工,现任星环科技资深技术总监,负责星环的教科研行业。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后,拥有高级信息系统管理师、一级建造师、注册咨询师资质。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有深入研究,能把技术和行业场景进行结合,在电力、金融、政府和公安等行业都有丰富的项目经验,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专家。近3年申请发明专利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主持完成了十多项科技研究项目。
星环科技专注于企业级容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核心平台的产品研发,领航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基础软件新纪元。公司以上海为总部,以北京、广州、新加坡为区域总部,在南京、郑州、成都设有支持中心,同时在深圳、天津、武汉等地设有办事机构,并在美国和加拿大设有海外分支机构。经过多年自主研发,星环科技建立了多个产品系列:基于容器的智能大数据云平台、一站式大数据平台、智子人工智能平台和超融合大数据一体机,并拥有几十项专利技术。2016年被Gartner评为全球最具有前瞻性的数据仓库及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厂商,2017年被IDC评为中国大数据市场领导者。公司产品已经在几十多个行业应用落地,2018年,星环科技成为12年来全球首个完成TPC-DS测试并通过官方审计的数据库厂商。目前星环科技已完成D2轮融资,总计融资金额十几亿。星环已经和全国上百所高校建立的多种合作模式,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联合实验室、产业学院等都有多个成功案例。
特邀报告嘉宾:尹刚 主任(绿色计算开源教育创新中心)
尹刚 主任(绿色计算开源教育创新中心)
报告题目:面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专业群的产教生态系统
报告摘要:面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典型场景,全面介绍头歌平台生态系统的技术原理、功能体系、覆盖2000家高校和企业的多样化产教生态、覆盖6万个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智能化实践案例的课程实验体系、覆盖200余种技术架构的云原生实验环境,讲解演示在头歌平台上如何选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专业实践资源、开发一流课程、构建校企实验案例、打通专业认证、出版教学成果等关键流程,以及典型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分类与分析。
个人简介:尹刚,国防科技大学博士,计算机学院副研究员,湖南省复杂系统软件工程实验室主任助理,绿色计算产业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开源推进联盟副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委员,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实践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演讲者,湖南长沙“省市级领军人才”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布计算、云计算与大数据、软件工程、开源生态,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作为平台技术负责人之一研制的Trustie、EduCoder在产业界和教育界得到大规模应用,被教育部列为新冠疫情期间首批线上高校教学解决方案,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特邀报告嘉宾: 张虎 科教融合部部长(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张虎 科教融合部部长(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报告题目:科教融合下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成果分享
报告摘要:科教融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同时科教融合的理念在我国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如何能够在科教融合的大环境下真正实现“寓教于研,以研促教”,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作为科技融合的实施主体,借助自身科研实力雄厚、硬件资源丰富的优势,搭建了在线教学实训云服务,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尤其是在教学过程支持,学生实验实训,教师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一整套成熟的云服务方案,做到了将科研优势转变为学科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办学优势、融合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实现了1+1>2的效果。报告中,讲者将与大家分享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在科教融合背景下使用在线教学实训云服务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个人简介:张虎,男,1987年出生,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为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科教融合部部长。多次参与省部级科研计划课题,其中包括1项国家“核高基”重大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自2014开始,从事科教融合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组织研发团队设计并研发了多款用于科研、教育的产品,拥有软件著作权及发明专利数十项。其研发的产品深受各高校师生欢迎,已成功在多所学校落地,并在线上为数十所学校提供服务。
日期 |
房型 |
门市价 |
会议优惠价 |
房数 |
备注 |
5月14日-15日 |
无窗房 |
988 |
250 |
7 |
1-2早 |
高级房 |
1198 |
290 |
103 |
1-2早 |
|
高级套房/家庭房 |
1498 |
340 |
40 |
1-2早 |
|
优选房 |
2098 |
370 |
100 |
1早 |
(备注:以上不同房型数量有限,请提前预定)
1.关于交通方面的温馨提示
(a)厦门市包含岛内和岛外,岛内包含思明区和湖里区,岛外包含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和翔安区。厦门市有两个火车站(都是动车站),一个在岛内是“厦门站”(位于思明区),另一个在岛外是“厦门北站”(位于集美区),请您一定确认好您的火车票是到达哪个站(建议直接购买到达岛内的厦门站,注册报到处亚洲海湾大酒店距离厦门站约10公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位于岛内的湖里区(距离注册报到处亚洲海湾大酒店25公里)。
(b)厦门市出租车统一打表,有出租车发票,起步价是10元,没有燃油附加费。厦门市公交车非常发达,岛内普通公交车都是1元(自备零钱)。
2.从外地到达厦门后前往注册报到处的交通
表一 |
||||||
出行 方式 |
出发地 |
目的地 |
站名 |
用时 |
费用 |
公交车 |
公交车 |
高崎国际机场 |
酒店 |
机场站-塔头站 |
约40分钟 |
15元 |
机场专线 |
厦门北站 (集美) |
酒店 |
厦门北站-塔头站 |
约90分钟 |
5元 |
快6线-洪文站 步行到瑞景商业广场站乘47路 |
|
厦门火车站 |
酒店 |
厦门梧村汽车站-塔头站 |
约50分钟 |
2元 |
B2路 |
|
枋湖客运中心 |
酒店 |
枋湖客运中心-塔头站 |
约65分钟 |
2元 |
42路-文屏山庄站-B2路 |
表二 |
||||
出行 方式 |
出发地 |
目的地 |
用时 |
费用 |
打出租车 |
高崎国际机场 |
酒店 |
约25-30分钟 |
约60元 |
火车站 (梧村汽车站) |
酒店 |
约15分钟 |
约30元 |
|
厦门北站 (集美) |
酒店 |
约50分钟 |
约100元 |
|
枋湖客运中心 |
酒店 |
约20分钟 |
约40元 |
钱卫宁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建喜院长-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缑锦院长—华侨大学计算机学院
宾红华院长-集美大学理学院
陈志翔院长-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张华林副院长-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黄振坤副院长-集美大学理学院
王桂平主任-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